为什么我反对“顺性别”,“跨性别”,“非二元”的分类?

很久之前,就有跨性别反而加深刻板印象的想法,最近一番思考,觉得非二元也是如此。 接下来说明我的思考过程。 首先这里的性别指的是“社会性别”,因为生理性别几乎是已经确定了的。在对“顺性别”,“跨性别”,“非二元”进行划分的时候,他们已经是认同了传统男权下的社会性别的定义,比如女性柔弱,男性阳刚勇敢等等。 如果这种分类方式成为主流,当一个生理男性不符合“阳刚勇敢”的男性刻板印象时,他就可能被认为“不是男性”,从而转向认同自己是“社会性别上的女性”,或被他人这样归类。 而一个人觉得自己既不符合刻板印象女,也不符合刻板印象男的时候,就会把自己划分为非二元。如果二元不存在,非二元自然也不存在了。越是按照这种方式分类社会性别,越是强化传统男权下社会性别的定义。你已然接受了它,又怎么可能在认同的基础上反对它呢? 这种分类方式,并不是让一个人可以自由自在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,而是把传统男权定义下的社会性别当作一个壳子,把自己套进去,套不进去的人,就另外做了一个名为“非二元”的壳子。跨性别和非二元的逻辑基础,本质上是对传统男权性别结构的默认与延伸,因此二者在政治立场上的联动也就并不意外了。 那么反对男权定义下的社会性别的人,是在怎样做呢? 她们脱去束身衣,或短发或寸头,T恤运动裤,保持自然舒适的着装,也坚决维护自己身为生理性别女性的权利,拓展女性的生存空间。不需要也绝对不会把自己套进壳子里。 最近有一个南京红爷焦某某约炮1600余人的新闻,官方报道一开始写的是“红姐”,因为众多女网友反对才改成了“红老头”, “红爷”。这时一些支持跨性别的人跳出来说,焦某某心里性别是女性,就要叫“红姐”。先不提这种,我心里认为我是什么性别于是我就是了,这种逻辑多么离谱。这些人又不是焦某某肚子里的蛔虫,怎么知道他的心理性别了?依靠外貌判断吗?这不还是在强化刻板印象? 这些支持跨性别的人,为什么不是扩展男性形象为“男的就是喜欢和男的屌来屌去”,“男的一点也不挑,有洞就行”之类的荡夫羞辱?因为归根结底支持跨性别的人还是在“爱男”啊。舍不得生理男性被侮辱,被弱化,如果非要羞辱一个男性,也得先把他放进“女性”的身份壳子里,仿佛只有成为“女性”才能正当化对他的侮辱。这种思维本身就是对女性的极度厌恶。 支持男性穿裙子高跟鞋黑丝红唇大波浪的自由,但是这就是男性,不是什么跨性别,生理男性是什么样,社会男性就是什么样。

July 12, 2025 · 1 min

我有小汽车啦

是我的第一辆小车,是我自己攒钱买的,是我自己开回家的! 以后就请互相关照啦,我的小 k! ...

August 6, 2023 · 1 min

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好学生心态

起因是一件很小的事。公司要求出席一个会议,在填写问卷的时候,有会场参加,在线参加,缺席,三种选项。我不想耽误路上时间,就选了线上。结果同事非要我给出理由,说这个会议原则上是要会场参加的,我只好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。但心里依旧不安。 这种会议,怎么说呢,就像大学时期辅导员要求参加的讲座、比赛观众,去了则浪费时间,不去则被埋怨没有集体荣誉感。那可是我的周末呀,唉。不过是拒绝了自己不想参加的会议,却在心里反复想了好几次,为什么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地心安理得呢? 去逛了一下豆瓣的“好学生心态受害小组”,看到有的uu说自己小时候也是爱玩爱闹、活泼开朗的,后来有了好学生心态,变得自闭、闷闷的。我也回想了自己的小时候,然而,我的记忆中,我一直都是闷闷的,我们家里,没有一个人是活泼爱说的,一群“好学生”?从不迟到、大学也不曾缺席一节课,就算不听,去玩手机、背日语单词、写其它科目的作业,也一定出勤。在大人眼里,准时比迟到好,文静比吵闹好,完成作业去上学比逃课好。所以我的好学生心态一直被鼓励。但我不愿意再这样继续下去了,不想被勉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。 勇敢拒绝之后带来的不是轻松,而是在心里反反复复审判自己,甚至会闪过“要是去参加,大家都会开心,我也不用这么拧巴了吧”的想法。或许这样的想法也是脱离好学生心态的必经之路,在这里妥协就会一退再退,我也只好暂时这样拧巴着。

June 9, 2023 · 1 min

纪念第一次自己理发

我又又又寸了! 好吧,其实我也忘记自己剃了多少次寸头,但是今天是特殊的一天——因为我买了电动推子,自己剃了头发!( •̀ ω •́ )y省钱达人就是我。 在此之前虽然也有自力更生的想法,又觉得打扫起来甚是麻烦,便一直搁置了。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,不知怎么的,突然就想下单一个电推子,于是立即下单,第二天到货,第三天就动手了。 实际操作起来十分容易,只要选择好自己想要的厘米,把头部装在推子上,直接启动就可以了。第一次经验不足,穿着T恤,结果弄得衣服上都是碎头发。耳朵上方和脖子那里剃得不够好,因为我是高度近视,只能戴着眼镜或者抓瞎剃,还没看攻略。(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是这样,拿到一个东西,看两眼说明书,不看教程视频,直接自己就上手了) 辛苦打扫完(我为什么没有吸尘器QwQ),把推子的刀片拆下来水洗。洗完我就后悔了,因为看了说明书,水洗后要放油润滑,但是快递盒子里并没有给我油,还得我自己买。顺便买一个自行车链条也能用的油。 到此为止,我的剃头体验就结束了。 综合来说,20mm左右的手感是最好的,之前剃过9mm的,摸起来硬硬的,比较扎手。这次选择了21mm,毛茸茸的,简直爱不释手(●’◡’●) 后记:剃完后立刻给妈妈拍了照片炫耀,在被催回国的同时哭穷,成功拿到回国路费哈哈哈哈。

May 25, 2023 · 1 min

恭喜我拿到驾照

考前一直想着,合格后一定要写一篇博客总结一下这次的经历。但是奥德赛太好玩了,甚至我拿到驾照都没有特别欣喜的感觉。回家路上自行车还爆胎了。生活中有很多巧合,比如上次考完试发现英语学习app的年费订阅没有取消,扣了我20000日元;比如这次刚拿到驾照,回家路上自行车立刻开始自我毁灭。 从开始学车到拿证,连一个月也不到。吃住都在驾校里,每天就是学习学科的知识和练车,充实而又惊心动魄。我还交到了一个好朋友。我和另一个朋友提起在驾校认识的新朋友,她说,你认识的不会是我前辈吧,结果还真的是!更巧的是,在一次午休闲聊时, 发现我们有着共同的网友,而且去年还在一起聊过天,我们之间兴趣爱好也非常相似,有很多共同话题。 学车之前我是刹车油门都不认识,车窗都不会开的那种人。上课的时候老师说,你们小的时候,妈妈爸爸会开车带着你们去玩,现在你们也要成为开车的人了。听到后就有点想哭,我们的生活根本不一样,我第一次乘汽车还是高中,而且并不是自家的车,只是别人顺路带我一程。大学毕业之前家里都没有买车。 我什么都没有,只有我自己。看车祸视频,看被夺走生命的两个小姑娘,我想,让我替她们生活,让我替她们死去。因为她们被那样深深地爱着。我只好自己爱自己。 最初瞎转方向盘,自己转了几圈也不知道,不清楚日本交规(中国交规我也不懂啊),S字疯狂脱轮,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和看视频中,找到了感觉,成功通过仮免,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学习。第二阶段,主要是把握不好绿灯变黄,变红的时机,后来学会了看步行者信号灯预测车信号灯变化。考试的时候最后停车太慌张了,我感觉超过白线了,赶紧往右挪一挪再停车,下车时发现还是压在了白线上。最后还是合格了。老师说,你停车太靠左了,这样很危险,好在你把速度放得很慢。 最后就是本免学科考试,有几道题是不确定的,没想到能答98分,给我厉害坏了。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,就是我的名字拼音读法和汉字读法是不同的,警察不承认我的汉字读法,硬给我改成拼音读法。不过这个读法不会写在驾照中,也就无所谓了。

May 22, 2023 · 1 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