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反对“顺性别”,“跨性别”,“非二元”的分类?
很久之前,就有跨性别反而加深刻板印象的想法,最近一番思考,觉得非二元也是如此。 接下来说明我的思考过程。 首先这里的性别指的是“社会性别”,因为生理性别几乎是已经确定了的。在对“顺性别”,“跨性别”,“非二元”进行划分的时候,他们已经是认同了传统男权下的社会性别的定义,比如女性柔弱,男性阳刚勇敢等等。 如果这种分类方式成为主流,当一个生理男性不符合“阳刚勇敢”的男性刻板印象时,他就可能被认为“不是男性”,从而转向认同自己是“社会性别上的女性”,或被他人这样归类。 而一个人觉得自己既不符合刻板印象女,也不符合刻板印象男的时候,就会把自己划分为非二元。如果二元不存在,非二元自然也不存在了。越是按照这种方式分类社会性别,越是强化传统男权下社会性别的定义。你已然接受了它,又怎么可能在认同的基础上反对它呢? 这种分类方式,并不是让一个人可以自由自在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,而是把传统男权定义下的社会性别当作一个壳子,把自己套进去,套不进去的人,就另外做了一个名为“非二元”的壳子。跨性别和非二元的逻辑基础,本质上是对传统男权性别结构的默认与延伸,因此二者在政治立场上的联动也就并不意外了。 那么反对男权定义下的社会性别的人,是在怎样做呢? 她们脱去束身衣,或短发或寸头,T恤运动裤,保持自然舒适的着装,也坚决维护自己身为生理性别女性的权利,拓展女性的生存空间。不需要也绝对不会把自己套进壳子里。 最近有一个南京红爷焦某某约炮1600余人的新闻,官方报道一开始写的是“红姐”,因为众多女网友反对才改成了“红老头”, “红爷”。这时一些支持跨性别的人跳出来说,焦某某心里性别是女性,就要叫“红姐”。先不提这种,我心里认为我是什么性别于是我就是了,这种逻辑多么离谱。这些人又不是焦某某肚子里的蛔虫,怎么知道他的心理性别了?依靠外貌判断吗?这不还是在强化刻板印象? 这些支持跨性别的人,为什么不是扩展男性形象为“男的就是喜欢和男的屌来屌去”,“男的一点也不挑,有洞就行”之类的荡夫羞辱?因为归根结底支持跨性别的人还是在“爱男”啊。舍不得生理男性被侮辱,被弱化,如果非要羞辱一个男性,也得先把他放进“女性”的身份壳子里,仿佛只有成为“女性”才能正当化对他的侮辱。这种思维本身就是对女性的极度厌恶。 支持男性穿裙子高跟鞋黑丝红唇大波浪的自由,但是这就是男性,不是什么跨性别,生理男性是什么样,社会男性就是什么样。